2025 年合肥市市区普通高中招生计划同比增加 3470 人,增幅达 6.54%。其中,合肥一中、六中、八中、168 中学等 10 所优质公办校新增招生计划 2340 人,占总增量的 67.4%。这些学校通过 “小班 + 封闭管理 + 竞赛强化” 的模式,以民办零头的学费吸引中等偏上学生。例如,公办新校区的学费仅为民办的 1/5-1/3,但教学质量与管理水平接近,导致原本倾向民办 “金花” 的 600-640 分区间生源大量流失。数据显示,锦绣高中录取线从 2023 年的 641 分跌至 2025 年的 615 分,位次后移 3935 名,直接反映了优质生源的分流压力。
合肥市将民办高中统一纳入第二批次录取,只能在公办第一批次录取结束后 “捡漏”。高分考生被公办名校 “收割” 后,中低分段考生因担忧滑档更倾向选择稳妥的公办保底校。2025 年第二批次民办高中平均降分 32 分,若计入补录学校降幅超 50 分。锦绣高中虽通过补录勉强完成计划,但补录分数较正招线进一步下滑,形成 “高分流失 - 口碑下降 - 次年报考减少” 的恶性循环。

您可以拨打以下电话或添加微信咨询相关课程。联系方式13215602679(同微信)
为您提附近校区以及您感兴趣的课程的相关资料
2025 年合肥市首次试点综合高中班,合肥工业学校等三所中职校各招生 200 人,总计 600 个名额。这类班级允许学生高一结束后再选择普职分流,且分数线不低(接近普高线),吸引了部分不愿在普高 “卷到底” 的家庭。例如,合肥工业学校综合高中班首年招生即满额,其 “职高学籍 + 普职融通” 模式分流了原本可能报考民办高中的中等成绩学生。锦绣高中所在的第二批次成为这一政策的直接冲击对象。
2025 年锦绣高中搬迁至南桥新校区后,部分学生和家长反映存在甲醛超标问题。尽管学校声称检测合格,但抖音等平台有学生发布视频称军训期间多人出现流鼻血、咳嗽等症状,最终学校被迫让高一学生返回老校区上课。这一事件通过社交媒体扩散,引发公众对新校区环境安全的担忧,直接影响了家长的选择。相比之下,同期搬迁的其他民办校(如滨湖寿春)因提前做好环境治理和舆情沟通,未出现类似信任危机。

您可以拨打以下电话或添加微信咨询相关课程。联系方式13215602679(同微信)
为您提附近校区以及您感兴趣的课程的相关资料
全国范围内,2025 年高考报名人数首次下降 7 万,叠加职业教育扩招和留学分流,普通高中整体生源池缩小。安徽省进一步收紧民办高中招生政策,要求属地招生、严控跨区域掐尖,并将民办义务教育在校生比例压减至 5% 以下。锦绣高中作为民办校,在招生范围、计划调整等方面受到更严格限制,难以通过扩大规模弥补生源缺口。此外,家长消费降级趋势明显,更倾向选择性价比高的公办校或职业教育路径。
尽管学校宣称硕士学历教师占比 60%、特级教师 45%,但 2025 年公办新校区通过高薪和编制吸引部分骨干教师回流。例如,合肥一中、六中的新校区以 “年薪 20 万 + 安家费” 招聘教师,导致民办校师资流失风险加剧。家长对师资稳定性的担忧在论坛和社交媒体上有所体现,部分人表示 “骨干教师频繁变动影响教学连贯性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