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今年天津高一安置考试公告即将发布,众多家长既满怀期待,又心存困惑。本文将针对五大核心问题展开深度解析,帮助考生和家长做出明智选择。

预约咨询:13072207393(同微信)
01
安置不理想,能否返回老家
可以。
每年都有学生选择放弃天津高一安置的机会。去年就有学生考取了区内排名第二的高中后仍然选择放弃,原因是老家的省重点中学在升学率方面更具优势。
甚至有学生已在天津就读一周,在学籍尚未正式转入前返回原籍。
但需注意:
放弃转学,即意味着放弃天津高考资格。这一决定本身没有对错之分,关键在于是否适合孩子的实际情况。从目前观察来看,成绩特别拔尖的学生来津意愿较强,而中等成绩、自律性欠佳的学生放弃比例较高。
特别提醒:
滨海新区在高一安置中仅允许填报两个志愿,这一政策已实行两年。不少成绩较好的学生因冲刺优质高中失败而选择放弃天津高考,此类情况较为常见。
02
安置考不公布成绩,是否正常
正常。
高一安置考试不公布分数、不公布排名,仅告知最终录取学校(通常通过电话或短信通知)。这一做法并非2025年新政,早在2023年已有部分区域开始实施。
安置考试并非如中高考般规范统一,各区规则差异显著。
核心要点:
安置考试以区为单位,各区安排截然不同
有的区先填报志愿后考试
有的区赋予学校较大自主权
务必仔细阅读所在区域的具体公告

预约咨询:13072207393(同微信)
03
参考人数是否大幅减少
否。
与21、22年政策过渡期相比,人数确实减少约一半,但那属于政策突然出台的特殊情况。23、24、25年家长人数基本稳定在3000人左右。去年实际参考约2700人,相较前两年还出现小幅上涨。
人数稳定的三大原因:
长期规划:许多家长早在四五年前就已规划天津升学路径,不会轻易放弃最后的高一安置机会
沉没成本高:已在安家落户、社保等方面投入大量资金,放弃实在可惜
掌握主动权:安置考试赋予家长选择权——考得好则转学,不理想则回原籍
现状分析:
高分段学生目标明确,直奔优质高中;中低分段学生需精心规划区域选择,仍有“捡漏”机会。
04
考试是否全市统一出题
否。
全市仅约3000人参考,规模不足以统一出题、阅卷。
出题规则:
市内六区:各自出题,共6套试卷
环城和远郊(除滨海):统一试卷,难度高于市内六区
滨海新区:各学校单独出题
考试时间:
环城远郊:年前考试
市内六区:年后考试
关于真题:
市面上不存在完整的安置考试原卷,但部分真题和相似题型可以获取。安置考试题目相对容易押中,去年就有机构成功押中多道原题。
05
未参加老家期末考是否有影响
无实质影响。
部分年份安置考试与老家期末考试时间冲突,导致无法参加期末考。
具体情况:
有的学生安置考后仍回原校参加期末考
有的因心态调整而放弃期末考
均不影响在天津的学习和高考
家长担忧:
缺少高一期末成绩是否影响档案和综合评价招生?
解答:
天津高考综合评价招生院校仅5所(上海科技、北京外国语、昆山杜克、上海纽约、深圳北理莫斯科),且后三所为中外合作办学,覆盖面极小,无需过度担忧。
预约咨询:13072207393(同微信)
天津高一安置考试是重要的教育过渡环节,理性选择比盲目跟风更为重要。家长应结合孩子实际情况、区域政策以及长期教育规划,做出最适合的决策。
